《资治通鉴》权力斗争:人性与权术的交锋
张仪:嘴强王者带你飞,结局?呵呵
权力这玩意儿,就像个烫手山芋,看着诱人,抓不好就得烫掉一层皮。
《资治通鉴》里,司马光老爷子用一堆故事告诉我们:权力场,比宫斗剧精彩多了,一不小心就Game Over。
不信?
咱就聊聊张仪,这位战国时期的“嘴强王者”。
张仪这人吧,口才好得能把死人说活,活人说懵。
公元前313年,他跑到楚怀王面前,拍着胸脯保证:您要是跟齐国断交,咱秦国立马送您六百里商於之地!
楚怀王一听,跟捡到宝似的,立马跟齐国掰了。
大臣陈轸急得直跳脚:“大王,秦国跟咱们好,就是因为咱们跟齐国关系铁!现在跟齐国断交,咱们就成孤家寡人了,秦国凭啥还给咱们地啊?”楚怀王被张仪忽悠瘸了,根本听不进去,结果呢?
展开剩余73%只拿到六里破地,还被秦齐联手揍了个鼻青脸肿,成了国际笑话。
你说说,这贪小便宜吃大亏的教训,咋就那么多人学不会呢?
张仪这招,说白了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。
他深谙楚怀王贪婪的本性,用一块诱人的“大饼”就让他乖乖就范。
这就好比现在一些骗子,用高收益、低风险的幌子骗人投资,最终卷钱跑路,套路都差不多。
所以说啊,天上不会掉馅饼,真掉了,也可能是陷阱。
魏文侯:教科书式的好领导,服!
跟楚怀王这种昏君比起来,魏文侯简直就是领导的楷模。
人家礼贤下士,对有才华的人那是相当尊重。
碰见贤士段干木,立马下车行礼,这姿态,这格局,现在的领导干部都该学学。
有一回,韩国和赵国想找魏文侯借兵打架。
魏文侯直接拒绝:“大家都是兄弟国家,我哪能帮着你们打架呢?”就凭这句话,就让两国心服口服。
这才是真正的以德服人,比动刀动枪强多了。
魏文侯还特别讲信用。
有一次跟一个村长约好吃饭,结果下大雨,他依然冒雨赴约,就为了一个“信”字。
还有,大将吴起“杀妻求将”这事儿,大家都觉得这人品不行,但魏文侯慧眼识珠,力排众议,任用吴起,最终让魏国成了战国初期的一霸。
看看人家魏文侯,这才是好领导的典范。
用人唯才,诚实守信,以德服人,这哪是君主,简直就是道德标杆。
吴起:杀妻求将?狠还是你狠!
说完了好领导,咱们再来说说吴起。
这哥们儿,军事才能没得说,但性格嘛,一言难尽。
为了升官,他连老婆都能杀,丧母都不回家奔丧,就这性格,谁受得了?
吴起虽然有本事,但为人傲慢,到处得罪人。
他讽刺魏武侯“在德不在险”,却忘了自己就是个“缺德”的主儿。
结果呢,跟人争权夺势,被人家设计赶走了。
你说说,这人要是低调点,踏实点,也不至于落得个客死异乡的下场。
吴起的故事告诉我们,光有本事不行,还得有好人品。
性格决定命运,这话真不是闹着玩的。
能力是你的上限,性格是你的下限,上限再高,下限太低,也白搭。
权力这游戏,玩的就是人心。
有人机关算尽,最终却落得个身败名裂;有人以德服人,最终成就一番霸业。
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,玩转权力,靠的不仅是权谋,更是智慧和德行。
发布于:陕西省下一篇:没有了